北京地区因志愿服务引发的法律纠纷近90件:5年数据背后的行业痛点与启示发表时间:2024-08-19 11:03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出台,对于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发展而来的,相关的法律纠纷也逐渐多了起来。据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统计,自2019年以来,北京地区因志愿服务引发的法律纠纷已接近90件。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获悉了多起和志愿服务有关的案例。针对这些诉讼纠纷类型,我们希望给出一些建议举措以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用人单位滥用志愿服务概念,损害劳动者权益 实践中,一些单位试图通过将劳动关系伪装成志愿服务关系来节省用人成本、规避法律责任,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的相关规定,而且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明确指出:“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行指派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服务,不得以志愿服务名义进行营利性活动”。 例如据新京报报道的这一案例,肖某在某体育协会工作,但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协会迟迟不支付肖某工资、不为其缴纳社保。该协会称,肖某与该协会系志愿服务关系,未建立劳动关系,并且协会也未通过相关制度对肖某进行约束。根据实际证据,法院最终裁定肖某与该协会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判决协会支付肖某工资、未签合同的二倍差额及未休年假工资共计31万余元。 在因志愿服务引发的纠纷中,此类涉及志愿服务关系与劳动关系认定的纠纷占比较大。 针对性举措建议: 明确劳动关系与志愿服务界限 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志愿服务条例》,不得混淆劳动关系与志愿服务关系。对于确需聘请志愿者的情况,应通过正规渠道招募,并明确告知志愿者的职责范围。 签订正式协议 无论是正式员工还是志愿者,都应签订明确的协议,详细说明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性质,避免产生纠纷。 强化法律培训 对用人单位加强法律培训,确保其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提高合规合法意识。对社会公众加强劳动关系与志愿服务相关界定的知识普及。 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亟待完善 志愿服务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志愿者与志愿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雇佣关系,属于非典型的民事法律关系。一旦志愿者在此过程中受到伤害,很容易产生纠纷。尤其是在实践中,一些志愿活动组织方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没有为志愿者及时购买保险。 例如据新京报报道的这一案例,张某作为学生家长,通过家长微信群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在志愿活动中摔倒受伤。学校称,张某参加志愿活动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学校并没有赋予其强制性义务,因此不应定义为“帮工行为”。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主张的义务帮工人受害责任纠纷与案涉法律关系较为接近,因此,该案案由确定为义务帮工人受害责任纠纷并无不当,学校作为活动组织方应尽到审慎安全防范和监督义务,必要时可以引进社会保险等手段,保障家长志愿者在活动中的人身安全。法院最终判定学校应对张某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针对性举措建议: 建立健全保险机制 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获得及时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明确责任归属 通过制定更加具体的法律规定,明确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的责任归属,确保志愿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加强风险评估 志愿服务组织在开展活动前,应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志愿服务时长造假,不良商家牟利 近年来,不良商家利用志愿服务需求的增加,伪造志愿服务记录并公然出售志愿服务时长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曾经也就此现象发声→乱象背后,对规范志愿服务良性发展的思考。 这一现象不仅破坏了志愿服务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也给正规的志愿活动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性举措建议: 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应加强对于志愿服务时长记录的审查,确保其真实有效;同时加大对出售虚假志愿服务记录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增强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志愿服务真实性的认识,增强辨别能力。 加强平台监管 互联网平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发布内容的审核,及时删除虚假信息和服务,防止非法交易的发生。 虽然志愿服务为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些存在的纠纷也不容忽视。志愿服务想要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通过多方合力,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还能更好地保障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